一级分类:
还有一些单位,硬性规定在试用期间一切意外伤害不列入工作范围。对试用期内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对试用期间劳动者待遇过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
2023-12-17
在试用期内离职的,劳动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支付培训费用,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约定的除外。试用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对应关系有规定,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
2023-12-1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辞退的,并且无故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
2023-12-10
试用期满,用人单位继续用工,即已经转正。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3-12-04
试用期十天有工资,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支付工资,如果公司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可以要求额外补偿。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2023-12-02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所以试用期是不能中止重新计算的,如果重复约定试用期的,侵犯劳动者利益。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2023-12-01
所以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受伤,在追究责任之前,企业应当积极送医救治。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023-11-29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其中,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约定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3-11-25
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之内的,其前提是要。《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约定试用期是有期限的,且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半
2023-11-25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毕业生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不会构成违约的。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
2023-11-24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
2023-11-22
属于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用人单位出具因工外出的证明材料;用工单λ或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承认受伤职工是其职工或不在用人单λ或工程施工地点受伤的;(五)其它,如核对受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是否超过一年,如超出一年,则工伤
2023-11-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职工工资的80%,试用期不支付工资是侵犯劳动者利益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因为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023-11-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习并不是劳动关系,而试用是属于劳动关系,如果公司实习结束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试用。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
2023-11-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所以在试用期第一周的,用人单位也要支付工资。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2023-11-20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考核期,双方可进行双向选择。而考核期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若其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则实为试用期。试用期的考核方式可采用试卷考试和实战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价劳动者的能力。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