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本案涉及43名合同制工人与某企业之间的劳动争议。工人们不满企业解雇后未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要求将个人档案移交社会待业管理部门。工人拒绝了企业的要求,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调查发现,工人们于1985年进入企业工作,合同于1995年10月24日到
2024-0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3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应收取案件受理费。劳动争议处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劳动争议当事人要避免受到对方的言语干扰,不仅仅在庭审调查
2024-05-19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递交副本。法律对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有特别规定的按该特别规定计算。
2024-05-19
为了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处理劳动争议,促进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包括因解雇、辞退、辞职等引发的争议,以及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调解、仲裁、
2024-05-18
原则上只要因公司辞退产生劳动争议的,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如果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想要经济补偿的,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不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
2024-05-1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第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
2024-05-17
①劳动者方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以及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用人单位方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以及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②申诉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④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日期,申请人签名(盖章)。申诉书中对争议事实的叙述
2024-05-16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人证言,除属于法律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特殊情况外,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的鉴定结论,应该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及
2024-05-16
可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2024-05-14
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条件具体如下:一般是伤残人员、低保人等等一些弱势群体才能得到,正常的一般的人员无法获得援助,只能自已付费请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
2024-05-08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仲裁时效中止,那么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
2024-05-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加班不给加班费,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维权: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
2024-05-05
本文介绍了青岛市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适用范围包括城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缴费基数以企业从业人员上年度工资总额和退休人员上年度离退休费总额为基数。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为25%。个人缴费标准为上一
2024-05-04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指由
2024-05-02
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考虑经济成本、举证能力、申诉风险等选择仲裁或是监察,受案部门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我们认为,尊重当事人选择的原则,应是划分仲裁和监察受理交叉案件时的首要原则。
2024-05-02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及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需在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及所需证据种类和范围也被详细阐述。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作期间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的重要性。
劳动者在辞职后发现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效力和相关规定。劳动者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身份秘密,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员工辞职包括多种情况,如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以
公司辞退员工的不同原因及相应补偿。根据不同情形,公司无需补偿或需支付不同标准的补偿金额。如因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等,公司无需补偿;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n+1个月工资补偿;协商解除则按一年一个月工资标准补偿;违法解除则按一年两个月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应当按照先和解、再调解、再仲裁最后提起诉讼的顺序进行。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不遵循此顺序直接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