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为了解决乙方工伤事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规定,双方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如下:。伤
2024-05-27
依照《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法定节假日如果休假是应当被支付工资的,工资按照标准工作时间内工作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法》规定在节假日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300%的工资
2024-05-27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调解是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基本办法或途径之一。事实上,调解可以贯穿着整个劳动争议的解决
2024-05-25
员工以死要挟经济补偿的,如果是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解决,如果是非法要挟的,是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可以报警处理。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
2024-05-24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2024-05-23
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由于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 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 使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其中诉讼时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受伤的职工往往因
2024-05-22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六、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2024-05-21
劳动争议协商是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无第三者介入。调解、仲裁、诉讼都依靠第三者介入并居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在劳动争议协商中,即使劳动者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时,工会或者第三方也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参与协商的,代表
2024-05-20
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59条规定,职工病假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自主确定支付办法。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
2024-05-17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预防立法落空是该法制定时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为保护职工依法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该法对单位拒不安排休假的情况作出了规定。休息权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年休假天
2024-05-16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4-05-16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有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人数须为单数,一般为5至7人,不得少于3人。当事人不愿接受调解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2024-05-15
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对处理工伤争议的7个难点问题进行了规定。其中,对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伤待遇争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与社会
2024-05-12
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
2024-05-12
根据上述规定,劳动部制定并颁布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包括下述几个阶段:。根据当事人的书面或口头申请,进行立案的准备工作。调解成功即制作调解协议书,为双方当事人执行和解协议的书面依据。调解协议书包括如下内容:
2024-05-11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劳动者维权的注意事项。解决途径包括劳动监察、调查取证处理以及劳动仲裁。劳动者维权需注意学法懂法用法、收集证据以及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在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应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并注意收集与劳动关系相关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该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期限,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减轻了劳动者的维权时间和成本。同时,用人单位承担更多举证责任,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相关配套措施正在起草中,包括宣传普及这部法律以及制定有关仲裁工作
劳动管理部门对工伤争议相关问题的答复,包括工伤保险待遇争议的第三人通知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的责任划分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争议的类型及处理方式,包括代理工伤保险赔付行政诉讼条件、代理工伤赔偿劳动仲裁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应当按照先和解、再调解、再仲裁最后提起诉讼的顺序进行。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不遵循此顺序直接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