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辞退员工的,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单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补偿。
2024-04-30
本文介绍了残疾赔偿金的定义、范围以及计算方法,并提到了与其相关的知识。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导致收入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而应给予的赔偿。赔偿金的
2024-04-29
①企业经济性裁员不符法律枧定的实体及程序要求,员工要求确认为无效且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等方式变相裁员导致劳动争议;②员工以用人单位过错欲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赔,用人单位为减少损失强行以协商方式解除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争议;③协商解除程序合法性认定争议。
2024-04-2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规定,当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协商和解决。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
2024-04-2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于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情况,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限
2024-04-26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也不属于终局裁决范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
2024-04-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孕期请假遭受用人单位解聘的,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妇女可以请求双倍的经济补偿。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女职工因生育
2024-04-22
在停薪留职期间是没有基本工资的并且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等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
2024-04-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劳动者工资,就算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也不能扣除全月的工资,所以当月离职扣除上月工资肯定是违法的。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此外,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
2024-04-21
如果公司故意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赔偿。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其次,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具有劳动争议
2024-04-20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024-04-20
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即行终止,其就业证即行失效。如需续订,该用人单位应在原合同期满前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延长聘用时间的申请,经批准并办理就业证延期手续。
2024-04-20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职员工另开公司挖走客户的,如果有签订保密协议的,离职员工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原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一般情况下,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
2024-04-20
个人可以通过挂靠单位缴纳社保。个人可以选择与人力资源代理公司签订代理合同,提交相关资料,并缴纳社保费与服务费。个人挂靠单位购买社保后,代理公司按月为个人缴纳社保。个
2024-04-19
怎样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完全免费的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根据该条例第二章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
2024-04-19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按《劳动法》及配套法规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向在此期间加班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并且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法定节假日原则只能算三倍工资,调休无明确条文,需要互相协商。
《劳动法》的条文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可见,在休息日安排员工加班后,用人单位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安排劳动者补休。而每个公司对补休也是有不同规定的,劳动者在拿到调休单时应当留意一下调休单的使用说明,有效期
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节关于监护人的规定条文中出现了:“近亲属”一词,为了明确“近亲属”的范围,1988年1月26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