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 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哪些种类

    证人做证一般应亲自出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可以用书面证言的形式作证。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对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

    2024-05-27

  • 有哪些情形会使得行政诉讼作出撤销判决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三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2024-05-25

  • 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中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的含义

    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应体现为新法优于旧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当新的行政法律规范与旧的行政法律规范相冲突时,除旧法具有溯及力外,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新法,即对新法生效后发生的事件适用新法,对新法生效前发生的事件适用旧法。但当新法明确规定有溯及力时除外。

    2024-05-19

  • 被告在行政诉讼证据举证的责任如何划分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的责任。如行政处罚显失公平和滥用职权的合理性审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现代国家一般都确认自由裁量行为不受审查,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2024-05-17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解读之取证规则

    取得证据规则是人民法院、行政主体及其相对人和其它利害关系人收集、调取证据所应遵循的程序、方法和应满足的条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中的取证缺乏明确一致的规定。本司法解释基于司法权力的局限,也不可能对行政程序中调取证据行为作出设定

    2024-05-16

  • 申请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要注意哪些问题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当然,只有拟进行保全的证据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也就是说,需要保全的证据应是那些可能对案件的

    2024-05-16

  • 物证书证在刑事证据中的证明价值

    刑事证据调查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客观性、法律性、关联性和排他性。物证和书证在刑事案件中的价值在于它们对案件的证明力。然而,证人证言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稳定和多变。相比之下,物证和书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可以检验真假,衡量虚实,是其

    2024-05-13

  • 达芬奇被罚缴百余万罚款

    刑事诉讼证据的定义有三种方法:一是证据事实说,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二是证据材料说,即证据的形式,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三是证据手段说,即为确定法律事实真实情况所使用的手段。我们认为刑事诉讼证据是裁判者确定裁判基础所依赖的一种手段

    2024-05-12

  • 行政诉讼补强证据的目的是什么

    补强证据,指用以确认或证明另一主要证据事实的真实性,以补充增强其证明力的证据,又称为“佐证”或“旁证”。在有些情况下则要求必须有另—证据作为补强证据,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补强证据能够增加证据的证明力,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在行政诉讼中利用补强证据规则

    2024-05-12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如何解读?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规定被告负责提供证据,同时要求原告合理分担举证责任。这是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决定了在行政诉讼中的特殊举证责任分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2024-05-11

  • 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哪些

    证据是指以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正确审理案件的基础,《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以下几种:。证人做证一般应亲自出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可以用书面证言的形式作证。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

    2024-05-11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包含有哪些内容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是指在行政诉令的举证,作证,取证,质证和认证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定和原则。由于行政诉讼同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因此,其证据规则除了同其他诉讼证据规则存在共同性之处,更具有自己独立的,有别于其他诉讼活动的证

    2024-05-10

  • 涉外行政诉讼中委托我国驻他国使(领)官代为送达如何适用

    第六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第六十九条赔偿费用,从各级财政列支。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责令有责

    2024-05-06

  • 行政诉讼和解的原则有哪些?

    一方面,将行政诉讼“维护”行政权行使的价值观转变为行政诉讼“控制”行政权的价值观,这个观念的转变是重新构建行政诉讼积极的确认判决制度的基础,在司法实践中,乃至行政法学领域,我们在思想上久久地受到两个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制度设置上,

    2024-05-06

  • 复议机关的地位与作用在行政诉讼中的独特之处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时,被告应为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然而,笔者认为复议机关虽不是被告,但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首先,复议机关与被告之间是上下级领

    2024-05-05

< 7 8 9 10 11 12 13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行政诉讼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效力判断原则,包括不同种类证据的效力认定标准。具体讨论了公文文书、鉴定结论、原件原物等证明力度的优先级以及各种证据的特定要求,如证人证言等。此外,也提到了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如书证、物证等及其特征。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