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了履行期限对方当事人事有的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先履行抗辩权的发生,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l)须是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在履行上存在关联性,形成对价关系;须由一方当事人
2024-02-21
先诉抗辩权固然是为保护一般保证人的利益设置的,但是如果不对其加以限制,势必给债权人带来不利,因而作了如下限制性规定。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没有主张先诉抗辩权,而径行清偿债务或者承担清偿债务的,应当视为保证人抛弃先诉抗辩权。担保法规定,
2024-02-16
(一)先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是一般保证。(二)先诉抗辩权适用的时间条件是“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因此,只要主合同未经审判或仲裁,或者虽经审判或仲裁,但对主债务人的财产未经依法强制执行,保证人有权拒绝债权人要求
2024-02-15
一般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基于所保证的主合同债务人抗辨权而享有的在债权人提出保证之债履行请求时予以拒绝的一种权利。其本质是属于债务人的基本的、常态型的抗辨权,鉴于保证的从属性、补充性等,决定了保证人同时享有,凡主合同债务人依法依约享有的一切抗辨权,都应为
2024-02-14
很多学者认为,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的前提,是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的两项债务。"④因双务合同的效力在于两项给付的交换,在"同时履行"的情况下,以拒绝给付对抗拒绝给付,是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应有之义。先履行抗辩权不必有"对待给付"的限制,权利义务即使无对
2024-02-09
民间借贷是一种流行的借贷方式,债务人应按时还款。如果债务人不还款,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欠款。本文提供了一份追讨欠款起诉书范本,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在起诉之前,应注意起诉条件和起诉事项的要求。在追讨欠款时,可以通过
2024-02-08
抗辩权根据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性的抗辩权和延期性的抗辩权。所谓永久性的抗辩权是指权利人有永久阻止他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延期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还有先诉抗辩权等。这种法定附随义务也是对不安抗辩权的一种限制。
2024-02-02
本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驳回原告陈某的诉讼请求,因为保证人的追偿权属于代位求偿权,债权人对债务人丧失胜诉权。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判决王某给付陈某1万元,因为
2024-01-31
本案为广州A船务有限公司诉天津开发区B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错误扣船损失赔偿案。原告主张被告滥用诉权、侵害原告合法权益,并请求赔偿损失505,372元人民币及相关费用。争议焦点
2024-01-30
本案是一起错误申请扣船损失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广州某船务有限公司认为被告天津开发区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申请诉前扣押原告的船舶错误,并侵害了原告的权益。但原告未能提供证据
2024-01-26
一方的履行为另一方履行的条件,在涉及担保的合同中经常出现。其中,定金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与另一方的履行抗辩权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定金合同义务的履行,先于接受定金的一方主合同义务的履行。记,使抵押合同不产生效力时,抵押权人有权拒绝
2024-01-07
据此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关联性、牵连性、是典型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譬如,承租人为保养租赁财产曾支付过一定的维修费用,为了要求返还费用而使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返还租赁物显然不适当。若经过修整或调换以后仍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定作人有权拒收并援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2024-01-06
遇到欠钱的,打了借条,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要求偿还,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当事人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2024-01-04
原告意文公司与被告曹俊英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12月6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本院审判员杨善和独任审理,并于2006年2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本院认为,被告曹俊英作为原告公司销售人员,代公司收款后理应将货款及时交回原告公司,现被告未
2024-01-02
我国《合同法》在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
2023-12-28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前者无需主债权即可行使,后者仅从属于特定债权。另外,根据行使效力的强弱,抗辩权可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文章还介绍了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它们在不同情境下保护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抗辩权是指一方当事人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时的对抗权。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以及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等。独立抗辩权不必拥有主债权即可行使,从属抗辩权则需自己拥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