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向劳动管理部门举报后,一般情况下是能撤销举报的,但如果劳动者有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双方已经和解解决问题的,劳动局可能会撤销举报。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任何组织和个人
2024-07-25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
2024-07-24
如有工资被老板拖欠、向劳动部门投诉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你们的材料和证据还需要补充和完善。催讨被拖欠的工资,不能以跳楼、堵路、拉横幅的办法,要依法维权。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4-07-17
未成年人去投诉是有效的,并且除了支付相应工资,企业还须要承担雇佣童工的责任。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劳动管理法规明确规定禁止招用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任何用人单位和个人,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属于使用童工
2024-07-16
广州市劳动局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实施监察检查。殡葬单位应凭《企业职工死亡确认证明书》办理事故死亡者遗体殡葬手续。
2024-07-11
劳动者,用人单位有争议,要带着足够的证据,去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有用。会帮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问题的。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
2024-07-10
临时工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无论是按合同工还是正式职工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定工伤,可以向所属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请求,劳动局会提供相应格式并要求填写真实情况。一旦工伤被认定,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赔偿。建立劳动关系应签订劳动合同,尽管实际情况中用人单位或个
2024-07-09
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应立即支付全部工资。如果未及时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一是向当地劳动局投诉,但执法力度可能不大;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
2024-07-06
工伤赔偿协议并不需要交到劳动局,受工伤后要先到劳动局备案还需要申请工伤认定,然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确定伤残等级和要求单位赔偿,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去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2024-07-05
根据西安市劳动局的规定,提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供下列资料:1、工伤认定申请材料清单,并标注所提供申请材料页数。
2024-07-03
当地的人社局,就是过去的劳动局。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
2024-07-03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如果雇主辞职后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如果劳动局通知单位支付工资,但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局可以责令单位按
2024-07-03
如果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按《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调解是必经程序,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
2024-07-02
工伤保险是一种为职工提供保障的制度,当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者职工自己向劳动局
2024-06-29
劳动者申请劳动赔偿金的程序如下:首先,劳动者需要去劳动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提交副本。然后,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天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将决定副本送达
2024-06-24
拖欠工资是没有利息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到所属辖区劳动局举报,经过劳动局作出处罚,仍拒绝支付工资,可以要求其足额支付工资,并要求支付赔偿金。(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2024-06-2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