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内向劳动争议
2024-04-06
在5月16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组织召开的“劳动法二十年与企业劳动关系治理”论坛上,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劳动法研究学者一致呼吁,目前已经施行近二十年的劳动法面临多重劳动法
2024-04-05
通过借款制度,员工借款管理规定来规范员工的借款行为:临时工能不能向企业借款问题,企业借款不还,不按规定的期限报销、还款,财务人员该如何处理,借款报销需要票据。借款人调离原部门后,应立即归还所借的备用金。
2024-03-23
考试一般于前一年的12月及来年的1月份左右报名,考试一般于当年的6月中旬举行,2008年考试时间:6月22日。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各项对外贸易和进出口业务迅速扩展,国家将允许个人成立进出口贸易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必须通过报关员资格
2024-03-23
年终奖是用人单位根据企业效益为嘉奖突出的贡献和业绩而发放的特殊的薪资。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
2024-03-19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例如: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2015年12月30日起至2018年12月30日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2024-03-13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 第八条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
2024-03-09
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可以归类为行政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对于行政案件,社保局是诉讼主体,申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公司是诉讼主体,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
2024-02-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3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4-02-25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最高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在以下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024-02-24
劳动合同法全文实施细则是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和劳动行政等部门以及工会组织应采取措施,推动劳
2024-02-20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有补偿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单位不续签合同,而保持或提高了原来的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时不会获得经济补偿。但如果单位降低了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时单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纠纷的管辖权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
2024-02-18
一般来说是的,但如果岗位特殊,也可以不实行8小时工作日。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
2024-02-18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则需要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这
2024-02-14
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将免征个人所得税。若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则不会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而是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进
2024-02-08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工伤和人身损害侵权的同时主张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职工因第三人侵权受伤,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有权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也可以要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