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西安市新推出的规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的用人单位应当支持护理照料,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20天、非独生子女每年累计10天的护理时间。第二十八条规定,倡导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承担照料责任。也就是说,老人随时都是权利要求其成年
2023-12-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追讨工资的,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
2023-12-16
劳动者的告知义务是附条件的,只有在用人单位要求了解劳动者与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时,劳动者才有如实说明的义务。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包括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以及部分与工作有关的劳动者个人情况,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构
2023-12-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犯错后公司扣除全部工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员工犯错造成损失的,经济损失的赔偿不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
2023-12-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无论是自行辞职还是被用人单位开除,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
2023-12-13
在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参与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现负责本案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翻译人员、鉴定人员、书记员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的时候,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请上述六种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
2023-12-09
一是规范签订制度,依法签订企业内部的《保密合同》。最后,签订保密合同后,应当经劳动行政部门鉴证。二是保密合同应按平等协商,合情合理的原则进行。作为需签订保密合同的职工,应认真阅读保密合同的条款,对不平等条款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
2023-12-0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生开了病假证明后,用人单位不让请病假的,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而且,按规定,员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2023-12-05
纳税人首先以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原则计算当年允许计提工资薪金支出,然后以“实际发放”的原则确定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实际发放”的原则是提取的效益工资用于建立工资储备的部分、未发放的部分或者改变用途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在申报企业
2023-12-04
按照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以社保挂靠的形式来缴纳社保的,个人与代理机构实际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社保挂靠具体违法与否,各地规定不一。《社会保险法》虽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费,这是用
2023-12-04
不算,工资是工资,提成是提成。双倍工资是《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很多人将双倍工资简单理解成了工资的双倍,实际上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一般来说在要求另一倍,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通常赔偿双
2023-12-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而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
2023-12-02
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29个省份均明确了本地的陪产假的期限。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假为30天;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105天,并给男方护理
2023-12-01
欠薪事件发生后,该公司老板向全体员工发出一款致歉信,向全体员工道歉,并且对欠薪解决方案作出详细说明,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将陆续补发拖欠的工资。但如果出现故意拖欠工资不发的,会构成犯罪。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2023-12-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总是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利益。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3-11-26
工会干部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工会干部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针对工会干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工会法》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或处分、罢免、赔偿和刑事责任等。工会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职工权益,确保工会的正常运行。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冯某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了一致协议,但之后冯某提出公司拖欠经济补偿。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支持了冯某的请求。文章解析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并提醒用人单位在协议中注明经济补偿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